积分 4030
经验 4030

美国穷人怎样看病?

发布于: 2013/10/13  3:59 am

美国在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险上跟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特别申明,与谈到衣食住行的情况时相同,因我看见的情况和读到的资料所限,并没有了解到美国穷人在看病方面的困难和困惑。请读者不要误解。
9802/1381679802.jpg
美国医疗保险系统的三大支柱
美国医保系统主要由三个支柱组成,第一个支柱是有工作的雇员通过雇主购买私人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与中国很不同的是,美国的医疗保险是保全家的,商业保险是面向就业者及其家庭,不过将年老、失业者排除在外。
美国的多家保险公司有各式各样的医疗保险计划,每个单位都会选择某个医疗保险计划。一对夫妇可以权衡两人单位的保险计划,选自己认为合适的保险。那么夫妇两人和未满23岁子女的医疗就都有了保障,每次看病,除自己掏挂号费外,只要符合保险公司规定的检查和治疗项目,其它就大多不必自掏腰包了,保险还包括每年定期作全身和口腔检查。前面的医疗篇讲过,美国人个个明牙皓齿,因为从出生开始,他们的牙齿就被持续关注,就算没牙病,也半年洗一次牙齿,而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恐怕不到牙疼是不会去看牙的。
美国的医保卡还保存重要信息,只要随身揣着医保卡,到任何一家诊所和医院看急诊,都可以按卡号找到你的保险公司付帐,不必担心出门在外,或突发的变故,也不必重复做各项检查。
那么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怎么办?美国政府出面调节,建立另外两个支柱:联邦政府向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老年医保”;联邦与各州政府合资向穷人提供“贫困医保”,千万别小看了这两个支柱,它们大约可负担老人住院治疗费用的90%和低收入者住院治疗费用的80%。
如果年满65岁时,会得到联邦政府提供的“老年医保”;如果家庭不幸遇到变故,丢了饭碗也丢了全家的医保,则可以申请“贫困医保”,也就是“看病不花钱”。 哪怕是来自外国的穷人,包括非法移民,也能够得到免费的医疗。遇到紧急情况,医院和医生理所当然地将救死扶伤放在先于一切的位置。
说到底,依我看,美国政府的政策在衣食住行医教等各方面都是向低收入者倾斜的。真正到了贫困的地步,反而什么都不用愁了,都有保障了。当然不可否认,所有这些保障都是相对低廉的。举步维艰的反而是中偏低的收入者,他们刚好不够低收入者的上线,得不到政府的资助,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收入支付。

9826/1381679826.jpg
46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是穷人吗?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医疗保健体系的国家,它的医疗体系饱受诟病,它不像德国、加拿大那样覆盖全民,没有医保的人竟达4,600万人,接近美国人口的20%!奥巴马上台后极力推行全民医保,却备受争议和阻力。
美国的医疗费用是全球最高的,2003年美国医疗费用达1.7万亿美元,占GDP的15.3%,人均医疗费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翻了一番还多。在美国,看病非常昂贵,住院一天的费用约等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即使买了医疗保险,每次也可能自己掏几十元、几百元腰包。
美国医疗费用昂贵,恐怕在全世界都应该算第一。有位记者在华盛顿一家医院看了一次急诊,医生未做任何检查,只是给了两片药,结果连医生和医院的费用共计花了400多美元,而这两片药在国内的任何药店都能买到,只需十几元人民币。
如果想当然地认为这4600万没有医保的肯定是穷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穷人能享受贫困医保,他们有政府资助。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多是“Working Poor”,就是说,他们有工作但工资低,收入高出了可以享受“贫困医保”的标准线,却又生活拮据,无力负担医疗保险费。另外还有一些人,有不算低的收入,却认为医疗保险过于昂贵,不愿花钱购买。
但穷人反而不用太担心,因为可以向政府申请免费的医疗保险。即便没有医保,有病也尽管上医院看,医院会先看病后再寄账单,如果交不起高额的医疗费,还可以和医院讨价还价或申请缓交、分期付款,付账上声明自己是低收入者,医院一般会按七折或八折结算。真正拖欠医疗费的往往并不是穷人,而是那些中低收入者,因为穷人的医疗费由政府埋单了。
9851/1381679851.jpg
美国穷人看病难吗?
美国穷人吃医疗“免费午餐”的最主要方式是申请由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主要包括“医疗照顾计划”(Medicare)和“医疗救济计划”(Medicaid)两种,前者由联邦政府出资,后者主要由州政府出资。美国政府早在1965年就开始向本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免费提供这两种医疗保险。只有三种人有资格申请“医疗照顾计划”,他们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终身残障者及其家属和晚期肾病患者。“医疗救济计划”主要针对5类人:孕妇、儿童、18岁以下的青少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申请者的年收入必须低于联邦政府公布的贫困线标准。一旦得到政府提供的这两种保险中的任何一种,申请者的绝大部分医疗费用将全部由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掏腰包。据统计,目前享受上述两种医疗保险的美国人约有近亿。
9867/1381679867.jpg
如果未能得到上述两种免费保险,美国穷人还可以考虑申请其他一些地方性的免费保险计划。美国每个州都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名目繁多的免费保险计划。以首都华盛顿为例,“哥伦比亚特区医疗联盟”是一个着名的免费医疗保险计划,该计划由华盛顿市政府、华盛顿市各大医院和一些商业性的保险公司联合出资成立。加入该计划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哥伦比亚特区的合法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家庭年收入低于联邦政府确定的家庭贫困线以下200%。如果具备这三个条件,任何人,哪怕是外国公民,都可以向“哥伦比亚特区医疗联盟”提出书面申请。
一旦申请得到批准,病人可以在该联盟指定的医院和诊所免费看病,到指定的药店免费拿药,住院费用全免,连住院期间的伙食费都能报销。孕妇可以在指定医院做免费的孕前孕后体检,生孩子的费用也全部由联盟负责。该联盟的会员还可以每半年免费洗一次牙,免费做一次牙齿矫正手术。“玛丽妇幼保健中心”是该联盟的一家指定医院,是一家典型的“穷人医院”。这里申请免费医疗的人特别多,大多是拉美裔人,许多人甚至早上4、5点钟就跑到这里来排队。医疗条件和设施虽然比不上大型医院,但设施齐全,干净整洁,医务人员态度友善,并不因为面对的都是“免费消费”的穷人就另眼相看。
9884/1381679884.jpg
慈善事业和资助处处在
如果拿不到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美国穷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找到愿意为自己买单的人。一种方式是临时申请,个案处理。在美国看病一旦都不需要当场付钱。帐单一般会在1个多月以后才寄到你的家中。这时候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付这笔钱,就可以给医院社区医疗救济事务办公室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情况。救济办公室会让你填写一份表格,主要是说明自己的收入情况。医院经过调查后如果确认情况属实,就会把你的医疗费用部分或者全部免掉。
美国还有一些制药公司出于公众形象的考虑,往往也乐于为穷人雪中送炭。先灵宝亚是一家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大型制药公司。该公司的网页上列了公司的一项医疗救助计划,承诺向符合条件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免费提供该公司生产的药物。迄今已经有大约1.4万名病人得到了该公司的免费药品。该计划也对外国公民开放。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岳母得了肝硬化,从中国内地到美国来探亲,也得到了该公司的免费药品。
我在前面的医疗篇里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妻子陪读,发现患了白血病,这对他们简直如天降霹雳。可巧一个慈善组织正在社区寻访需要帮助的家庭,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就承担了他妻子治疗白血病的全部费用。特别要指明的是,他们做善事是很平常的自然的,并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大功劳,也不会大肆宣传。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总不禁肃然起敬。
美国医院里秩序井然,处处温馨
在美国看病与在中国看病从最开始就大不同:在中国看病,想去哪个医院,到医院挂号就看,医生可以认识也可以不认识,大家根据病历说话。在美国看病一般有固定诊所,而且要先预约,固定了诊所也就固定了医生。预约时跟护士叙述大致病情,如果她认为不需要去医院,就只给你一些建议。没有预约,你根本就不能去医院。
美国医院内陈设优雅,没有来苏水味道,没有来去匆匆的“白大褂”,初到医院的第一个感觉是,“我是不是走错了?这里是医院吗?”医院的各个角落及墙面都装饰着青翠的绿色植物或一些清新的画,水族箱里的鱼优哉游哉地游动。候诊厅里铺着深色的地毯,沙发、茶几、台灯、杂志一应俱全,在明大医院里还有小卖部,我居然还看到了一架钢琴!只可惜我这个初学者没有勇气去弹奏。在儿童区的小小天地里,电视专门放映儿童节目,此外还备有各种玩具及儿童读物。就是在诊室里,也都有几个儿童玩具,或准备“奖励”给孩子的贴画之类。医院里除了医生,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都不穿白大褂,而是身着天蓝色、草绿色或是印花棉布衣裤,脸上都挂着平易近人的微笑。
因为有了预约,美国医院里总是井然有序,人也不是太多。既没有拥挤的人群,也没有嘈杂的声音,人们都静悄悄的,说话也压低了声音。走进医院正门便到了接待台,递上预约单或是口头告知预约医生的姓名,登记好自己的姓名、预约的时间,注册护士会核对你的身份证明,并将你的个人信息和医疗保险信息输入电脑,之后你便被安排在该医生专用的候诊室内等待。如果需要做的检查项目距离较远,医院还会专门排一个人领你到达那里。
在医生看病之前,护士先简单询问并记录你的病情,再给你测量体温、身高、体重和血压,之后才领你到医生的诊室。美国处处尊重隐私,看病也不例外,没有几位医生合用一间诊室,每一位医生可以配有好几间诊室来回穿插诊断,但每位病人独处一间,你身边绝不会有其他病人站在旁边等候,除非在前台,甚至都碰不上其他病人。既然已经预约好,一般等候5至10分钟,医生便会露面。
9916/1381679916.jpg
美国医生会见死不救吗?
在美国,任何医院胆敢将病人拒之门外,自己就得关门;任何医生胆敢将病人弃置不顾,自己就得卷铺盖。
美国联邦政府将告示贴在医院大门口及地方卫生院门口,明文规定医院不得因种族、性别、肤色、宗教、贫富等等原因,而把病人拒之门外,必须给予及时治疗。
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却不无道理:只要你说美国公民,政府不怕你吵,不怕你闹,就怕你穷。
我们来看一个“见死不救”的案例:1998年5月在芝加哥,一个15岁男孩打篮球时,肚子上中了帮派互斗的流弹,被朋友护送到离医院十来米处,因失血过多而休克。朋友跑到医院急诊室求救,值班者却回答:医院规定他们不能擅离急诊室出外救人。最后当两名警察把男孩抬到急诊室时,他已经死了——从中弹到死亡,共一个半小时。
乍看这也是见死不救,但这些不肯出手施救的急诊人员顾虑的是“违规”,并不是“无钱”,与中国出现的情况并不相同。这桩芝加哥事件发生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亲自写信给该院院长提出谴责,联邦政府保险终止了和该院的合同,使该医院几乎停业;急诊值班员也被起诉,差点儿锒铛入狱。由此也可映射出美国用制度和法律制约了见死不救的行为,而不是仅靠行医者的道德。
9952/1381679952.jpg
希波克拉底誓言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7):古希腊医生,被誉为医学之父)

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作证,我——希波克拉底发誓:
我愿以自身判断力所及,遵守这一誓约。凡教给我医术的人,我应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他。作为终身尊重的对象及朋友,授给我医术的恩师一旦发生危急情况,我一定接济他。
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我不得将有害的药品给予他人,也不指导他人服用有害药品,更不答应他人使用有害药物的请求。
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还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我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做各种害人的劣行,尤其不做诱奸女病人或病人眷属的缺德事。在治病过程中,凡我所见所闻,不论与行医业务有否直接关系,凡我认为要保密的事项坚决不予泄漏。
我遵守以上誓言,目的在于让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赐给我生命与医术上的无上光荣;一旦我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请求天地诸神给我最严厉的惩罚!
9969/1381679969.jpg


源于网络

返回页首
举报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最新商家点评
DCChinaRen总共有563条点评, 817次评分
心方向留学移民
Review by 白泽 at 08/31/25
境内L1B转H1B,一个月不到就批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