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焦点:美国二季度GDP增速大降美联储何去何从 美国弄巧成拙中美贸易战火燎到自己 美国再限制中国制造原因解析 中国整肃银行股权架构 约翰逊:我要让英国再次伟大
财经焦点2019.07.26内容看点:
美国二季度GDP增速大降 美联储何去何从
路透:美国弄巧成拙 中美贸易战火燎到自己
美国再限制中国制造原因解析 美媒发文反对
中国整肃银行股权架构 幕后操控者无处可逃
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我要让英国再次伟大
【美国二季度GDP增速大降 美联储何去何从】
7月26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经济分析局BEA发布报告称,2019年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2.1%。该数据较上季度下跌1个百分点, 好于经济学家1.8%的预期。与此同时,去年GDP年化率为2.9%,与3月份的预期相符。该部门对GDP数据的年度修订也显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长2.5%,低于先前报告中的3.0%。
总统川普非常注重同比增长数据,白宫和共和党人认为,大规模的减税措施,包括将企业税率从35%降至21%,将通过强劲的经济增长来收回成本。民主党人则相信减税政策会牺牲中产阶级,使富裕的美国人受益。然而,最新的GDP数据以及经济在2019年第二季度转弱的迹象,正在削弱川普的论点。2019年前三个月GDP大幅增长,库存和净出口下降成为二季度数据主要拖累。2019年第二季度GDP增长2.1%,低于前值3.1%。是自川普就职以来的最低增幅。
在7月31日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是否降息成为市场最大疑问。前不久,欧洲央行的决定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分析思路。 当地时间7月25日,欧洲央行理事会决定将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丶边际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分别保持在0%,0.25%和-0.40%不变。理事会预计至少在2020年上半年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将保持在目前或更低的水平。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表示,为了确保实现略低于2%的通胀目标,欧洲央行未来可能将启动新一轮资产购买计划。此前,市场普遍判断欧洲央行会在此次会议后宣布降息。因此,在欧洲央行决定暂不降息后,欧洲股市尾盘跳水,德国DAX指数下跌1.28%,法国CAC40指数下跌0.50%。欧洲央行暂不降息的决定同时也削弱了美国资本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7月25日美国股市开盘后,一路走低,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在欧洲央行做出选择之后,是否降息的难题继续传递至美联储。7月31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举行议息会议决定是否降息。在欧洲央行决定暂不降息后,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也发生了变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仍100%坚定地认为美联储会在月底降息,但是大幅降息的概率已经从一周前的60.2%下降至18.8%。
川普认为经济是他第一个任期中取得最大成就的领域之一,于去年7月宣布他的政府“完成了历史性的经济转型”。竞选活动中,川普吹嘘他可以将GDP年化率提高至4%。
低于3%的增长率未及川普预期,他长期以来一直将经济受挫归咎于联储会的经济议程。川普一直在敦促政策制定者削减借贷成本,他说这将使经济“像火箭一样”起飞。
虽然联储会在为是否降息烦恼,但企业利润已经证明比预期更具弹性,分析师认为经济虽然放缓,但仍然足以支撑盈利。此外,高盛在本周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最近的经济数据显示有所改善,该银行的策略师预计下半年GDP将回升至2%左右。
【路透:美国弄巧成拙 中美贸易战火燎到自己】
路透社7月25日报道,到目前为止,作为本轮商业不确定性主要来源的美国,本身仍相对未受影响,这鼓舞美国决策者在贸易战中发挥其认为所拥有的优势。 但美国也不要高兴太早了。 文章表示,大部分指标都显示,美国国内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长较2018年大幅减速,而且这些领域的就业创造速度也相应放缓。 与此同时,美国出口商受到海外市场放缓冲击,而与进口品竞争的企业则面临越来越多没有其它出路的低价进口商品涌入。 相对强劲的经济表现以及息差因素驱动美元升值,进一步伤害美国出口商及进口竞争企业的竞争力。 尽管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就业也处于极高水平,但强势美元帮助抑制了通胀。不过,国际竞争力也受到冲击。 结果,3至5月美国贸易逆差平均为每月530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470亿美元。而2016年时仅为390亿美元。 尽管对进口自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商品加征关税的范围越来越大,但美国贸易逆差却继续扩大。美方原本欲藉关税来减缓外来商品涌入美国。 以往每当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贸易伙伴时,通常都会伴随着贸易逆差扩大,因此逆差扩大既可预测丶也确实在人们意料之中。 决策者并没有什么好的选项。对更大范围内的商品征收关税将会推高价格,提升美国制造业者的成本,同时压低美国消费者的实质所得。 因此,分析表示,贸易战在打击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令美国的外部状况恶化丶并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令美国弄巧成拙。
【美国再限制中国制造原因解析 美媒发文反对】
《华尔街日报》7月26日报道,一家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中国公司正在帮助美国建设基础设施,这会令美国国家安全或公司机密面临风险吗? 如果涉及的基础设施是国家高速数据网络的主干,那么答案或许非常肯定。但如今美国国会议员正在采取行动,禁止中国公司利用联邦政府的资金来建造客运轨道车和公共汽车,这一领域的国家安全理由就远非那么直截了当。
美国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老化丶成本高昂且表现不佳。迫使低成本的中国制造商退出该市场将于事无补,尤其因为,中国的公共汽车和轨道车已经在美国工厂组装,以符合现有的“购买美国货”的要求。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排斥中国企业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相机和其他设备可以用来获取敏感信息。尽管有理由认为,货运模式是敏感的,因为它们与军方有关,但商业客运的安全风险似乎要低得多。首先,重要人物不太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乘坐的话,他们可能也不会在车上阅读敏感文件。其次,由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生产,监管机构除了推出全面禁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选项来缓解安全担忧。
第二个反对的理由更有分量。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企业从国内市场的巨额补贴和保护中受益。 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中国国有巨头在美国芝加哥和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建设了工厂。根据评级机构穆迪(Moody's)的数据,2016年,中国中车在中国新铁路和城市交通车辆订单中的占比超过了90%。此外,与大多数中国国企一样,中国中车在获得融资方面也享有特权。中国私营企业为银行融资支付接近6%的加权平均利率,相比之下,像中国中车这样的国企巨头能够以不到4%的利率发行债券。国企在中国投资级债券发行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常常能够获得成本更加低廉的银行贷款,因为银行认定即便出问题国家也会出手解决。 不过,就中国中车的情况而言,目前尚不清楚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否会损害到美国企业或消费者。在美国轨道车市场参与竞争的主要是川崎重工业丶阿尔斯通丶西门子等外国公司。美国国会研究处援引的数据显示,美国的轨道车采购成本很高,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高出30%左右。
【中国整肃银行股权架构 幕后操控者无处可逃】
北京时间7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办法》,目的是提升商业银行的股权信息透明度,以便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股权进行穿透式管理。 其实,早在2018年初银保监会就印发了《商业银行股权托管暂行办法》。但是,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股权管理成本或隐瞒股权结构,存在“形式托管”的现象,导致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制度有名无实。2019年5月“包商银行事件”的爆发使监管部门意识到,梳理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5月24日,人民银行丶银保监会宣布依法联合接管内蒙古包商银行,接管期限为一年,原因为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这是除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被央行关闭外,中国20多年来第一家被监管部门接管的商业银行。中国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不发达,因此金融体系严重依赖银行系统。然而,自从中国金融体系向私人资本开放之后,地方性银行的股权架构极其混乱,不健全的法制和不到位的监管共同导致中国私人金融财团“野蛮生长”,利益输送随处可见。这种金融市场乱象不但形成了庞大的系统性风险,也削弱了监管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管控能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监管部门开始大力规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股权必须进行托管,且必须向托管机构完整丶及时丶准确地提供股东名册及有关股权信息资料。从银保监会的表述来看,商业银行股权需要向上穿透到最上级。因为,只有明晰股权架构,才能对银行的利益输送等行为进行监管。
当然,中国金融市场的乱局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缺乏法律规范和政府监管导致的。因此,银行股权架构的混乱问题也难以迅速解决。为此,银保监会设置了过渡期,商业银行应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托管,并明确不低于80%的股权,全部股权的确权时间被定在2021年12月底。
【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我要让英国再次伟大】
约翰逊就任英国首相后,于周四在议会首次发表演讲,承诺脱欧将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美国总统川普也曾说过“让美国再次伟大”。约翰逊曾被这位美国总统誉为英国的川普。他在讲话中承诺,将与欧盟达成新的退欧协议,并重振英国这个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他称英国经济在前首相特雷莎·梅的治理下毫无生机。
周三入驻唐宁街首相官邸后,约翰逊与欧盟摊牌已势所难免,他发誓要谈判新的退欧协议,并威胁说,如果欧盟拒绝,他将于10月31日将带领英国无协议退欧。
约翰逊宣称“我们的使命是在10月31日完成英国脱欧,目的是要团结并重振我们伟大的联合王国,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他说,到2050年,英国可能成为欧洲最繁荣的经济体。这一壮举意味着英国将远远领先于法国,然后超越德国。
英镑兑美元自5月初以来已跌逾5%,最近甚至触及27个月低位,在约翰逊就职首日也是续跌,交投于1.2450美元附近。
约翰逊周四对欧盟大放厥词,直截了当声称如果要达成有序退欧,协议中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必须获得解决。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